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新闻行情 热点新闻正文

内蒙古:新型研发机构强劲发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07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194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技术研究院创造了全国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光伏电站200MW纪录

亚微米尺寸夹杂物的稀土钢制备技术,突破了稀土在钢中进行规模化工业应用的技术瓶颈;植被修复与治理的科技创新,实现了美丽与发展共赢……

目前,一批不同于传统科研院所的新型科研机构活跃在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围绕产业链构筑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在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中攻坚克难,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讲话精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自治区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切实改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开创性地陆续建设了47家集产学研用为一体、以企业为主体、实行理事会(董事会)领导的新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新、机制新、创新动力强,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示了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

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多种所有制并存

为解决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资源较为分散等问题,2013年在自治区政府的推动下,启动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初期,由政府投入引导资金,带动和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出资。自治区政府、盟市政府和企业出资比例原则上确定为1∶1∶2。其中,企业投资部分原则上最多60%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40%以下可用于设备购置和项目研发。目前,自治区财政投入资金超过8亿元,带动盟市和企业投入超过20亿元。

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合理、所有制形式多样(国有、民营、股份制等),真正实现了去“行政化”,47家研发机构覆盖全区12个盟市,体现了各盟市的资源特色、产业优势。新型研发机构依托企业建设,实行理事会(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政府通过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其开展研发活动,主要通过成果示范带动、服务行业、支持地区产业发展来体现其公益性质。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任务,一是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开发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成熟而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二是努力打造国内、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具有技术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及孵化等基本功能。三是通过强化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提升新型科技研究开发平台的层次和水平,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全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据内蒙古科技厅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以来,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初步实现了科技创新资源的互补共享,有效地整合优化了科技资源和要素,形成了强大的创新源,提高了创新整体效率和水平。弥补了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为自治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引领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型研发机构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充满了创新活力。通过加强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北京有色金属总院、北大、清华、浙大、中国农大、上海交大等国内著名院所高校,以及自治区的高校、院所紧密的科技合作,共同实施内蒙古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关键技术攻关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项目、人才、平台载体“三位一体”建设工程,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纵深发展。

提供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内蒙古新型研发机构在多个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开展自主创新,依靠高新技术的改造和提升,提高了原有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充分挖掘、利用中科院的科研成果进行工业化攻关,成果显著:

突破了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规模化、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瓶颈,建成了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线,生产出不含重金属、无污染的、绿色环保稀土印泥、口红等着色剂应用产品,丰富了包头镧、铈应用领域,促进稀土资源平衡利用;

攻克了稀土永磁材料表面防腐关键技术,解决了磁体传统电镀带来的环保问题,正在建设两条百吨级钕铁硼永磁体绿色表面防护生产示范线,填补了包头稀土永磁材料表面绿色防腐空白;

利用“蒸发冷却技术”成功解决了拓又达公司盘式无铁心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发热问题,同时双方基于蒸发冷却技术,实现了Halbach阵列的盘式无铁心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的产业化;

参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与内蒙古新雨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的合作,解决了该公司1650型稀土抛光粉国际客户需求指标,实验室制备成功了100纳米稀土抛光液;

启动了“长安永磁+中科院电工所、新雨稀土+国家纳米中心、瑞鑫金属+中科院北京自动化所、金山磁材+中科院力学所”4对“企业青年科技创新‘1+1’行动计划”。

内蒙古蒙东铝及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组建5个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在铝冶金方面形成了10多项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成套智能装备技术和装备开发设计,形成30多项改变中国铝工业技术格局的新技术。

电解质取代冰晶石技术已为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节约1.2亿元以上,每年为行业节约10亿元以上;新型低耗阳极技术每年为内蒙古锦联铝材节约6000多万元。据已知使用相关专利技术企业,年节约2亿元以上;智能打壳气缸和铝液控流系统、智能浇铸系统等已进行了商业化运行。2016年产值500多万元。预计2017年有5项以上智能装备进入商业化运行。

赤峰有色金属工业技术研究院由赤峰市8家企业组成,国内12家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单位。承担并组织实施了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赤峰市有色金属产业关键技术开发”项目。项目包括6个子课题:粗铜连续吹炼关键技术;铜冶炼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清洁高效技术;铜及铜合金精密高效管材深加工关键技术;氧气底吹熔炼—底吹电热熔融还原炼铅工艺;湿法炼锌高浸渣资源化综合回收银金锌技术;尾矿综合回收硫铁技术。

其中国际的“粗铜连续吹炼关键技术”,彻底解决了原来采用PS转炉吹炼时所存在的含硫烟气无组织逸散所致的低空污染问题,开发了铜精矿连续生产粗铜的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连续高效清洁生产。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采用粗铜连续吹炼新技术实现利润8000多万元。研究院开发的“湿法炼锌高浸渣资源化综合回收银金锌技术”实现了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采用这一技术,延长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链,实现了资源的梯级利用。

内蒙古君正氯碱化工技术研究院以研发项目为纽带联合10家科研单位围绕氯碱行业产业链,开展节能减排、产品升级、工艺优化及新技术引进等课题开展研究与应用:

突破了多釜工艺的诸多关键技术及瓶颈,由外方3台釜的极限配置,成功跨越至5釜并联运行,单线产能可达36万吨/年。该技术已形成独立完整的工艺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年产生效益3300万元。

与日本电气化学技术合作,开展自动出炉系统技术攻关,最终在国内实现了大型密闭电石炉智能出炉系统的应用,年产生效益2200万元。

成功改变了多种复杂污水单独治理的零散局面,大幅减少了废水排放量,年节约用水可达300万吨,年产生效益2200万元;建立了氯碱化工工艺控制模型,岗位人员减少3/4,年产生效益6300万元。

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开展高纯氧化铝生产基地建设,为蓝宝石产业链奠定了原料供应基础;实施的稀土特种钢、稀土2个项目推动了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把握创新源,孵化培育新产业

内蒙古新型研发机构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宗旨,瞄准新型化工、稀土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新兴产业孵化培育奠定了基础。

内蒙古伊泰煤炭开采及煤基油基合成工业研究院围绕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煤间接液化工艺大型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通过产学研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已完成“大型煤气化炉煤种适应性研究”“多元料浆提浓成套技术示范”“低阶煤脱水提质技术”“高浓盐水分质结晶技术示范”“煤间接液化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性能测试与油品产量提升研究开发”等10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取得的技术成果均已在16万吨煤制油项目上进行示范,达到了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并在杭锦旗120万吨精细化学品项目、大路200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的设计中进行应用。这些关键技术难题的解决将为国内其他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和生产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内蒙古东源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院以清华大学、中国航天十二院、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为依托,成立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航天东源创新发展研究院、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建立了航天东源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基地。开展了乙炔羰基合成丁二酸技术的开发与应用、PBS全生物降解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氢等离子体煤制乙炔、气固相氯化聚氯乙烯的研究。

氢等离子体煤制乙炔工业示范项目顺利实施后,可以替代全国4710万吨的传统电石产能;PBS是一种典型的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部分替代石油基塑料,能够从源头上解决 “白色污染”问题。

内蒙古双欣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院与区内外高校合作,围绕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高性能聚乙烯醇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开展攻关,已完成了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小试、中试和实验生产小批量聚乙烯醇等环节的研发,预计年产2万吨高性能聚乙烯醇绿色制造示范生产线将在2017年底建成投产,打破了日本在特殊聚乙烯醇品种上的垄断。

北京大学包头创新研究院累计开展专项研究40项,其“生物电子智能假肢”实现工业化生产;“稀土细旦尼龙”“粉煤灰研制多功能绿色板材”起步生产;“兆瓦级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完成样机设计,正进行推广……

浙江大学包头工业技术研究院主要目标是研制世界首台高铁综合检修车。现已开发的“热镀钢(铝)复合板热彩印”“高铁路基病害综合整治作业车”“动力电池集成系统”近日陆续投产;正在开发的重载机车车钩缓冲装置产业化项目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将打破国外垄断。

开发新技术,助推现代农牧业


内蒙古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提高了自治区生物技术研发水平、加速了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由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政府资助、伊利集团投资成立的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乳业研究机构。乳业研究院在荷兰注册成立“欧洲研发中心”,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达成共建中荷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战略协议,并先后合作开展了“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建立”“母乳数据库研究及母乳成分功效研究”等课题。乳业研究院在新西兰成立研发分中心,并与新西兰林肯大学签订建立乳业和食品创新技术研究合作备忘录,双方重点在奶牛养殖技术、乳原料成分分析、乳制品加工工艺技术、高附加值乳制品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4年来,乳业研究院承担的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 “乳品生产全产业链新技术集成应用及高端乳制品的研究开发” 以及内部研究成果,委托伊利集团推出4款创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

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聘请区内外教授级著名专家,开展以奶牛为主的家畜性别控制新技术开发、家畜航天生物育种新技术开发、小鼠和牛为主的动物新型干细胞研究、动物杂交与生殖调控研究、蒙古高原动物遗传资源库建设等,并取得了多项突破。

优化了以X、Y精子DNA含量差异为基础的家畜精子分离及受精技术,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别控制基础技术体系;首次发现动物异种精子辅助受精的运动推流作用,创新发明了山羊精子辅助奶牛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的关键技术,使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上,生产成本降低70%,性别控制准确率达到94%。研发了种公牛原精染色新技术,使种公牛可用于生产比例从30%提升到90%以上;创新集成奶牛性别控制冷冻精液高效生产新工艺,发明了子宫深部输精新方法及相应的输精器具,使奶牛性别控制冷冻精液配种情期受胎率提升15%—20%;开发奶牛性别控制冷冻精液新产品2个、新型人工授精器具新产品2个;生产高品质奶牛种公牛后代150头,同时建立由300头高产母牛组成的奶牛核心繁育群体;生产推广奶牛性别控制冷冻精液120万只、高品质种用和商用胚胎1400枚。

内蒙古河套农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6个研究所合作开展饲草种植、良种繁育、营养调控、疫病防控、羊肉加工、产业经营模式6个课题的研究。筛选引入8个“燕麦”优良牧草品种,筛选出4个亩产干草达1吨以上的优质苜蓿;组建起以巴美、杜泊、小尾寒羊品种为主的多胎多羔绵羊育种核心群开展新品种培育,并筛选了最佳杂交组合;发明了布病免疫鉴别诊断新技术;研制出羊口疮、羊痘二联疫苗;推广羔羊育肥新技术,育肥羊平均日增重由原来的230克增加到300克以上。开展了肉羊产业均衡模型构建及供需展望研究;建立了肉羊产业信息化管理新体系。

内蒙古金宇保灵生物技术研究院针对口蹄疫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和畜牧业高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国内率先攻克悬浮培养工艺,建成的口蹄疫悬浮培养反应器单体积达到5000L规模。为了解决悬浮培养产生的新的技术难题,研究院连续攻克并系统化集成了抗原纯化与浓缩工艺技术,使抗原浓缩倍数可达800—1000倍,杂蛋白去除率可达98%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疫苗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研究院在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成功研发出“高纯化、高效价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2016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二类新兽药证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