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纸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标志着美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自主化道路上迈出决定性一步。
美国国防部10日宣布与稀土企业MP Materials达成历史性协议,将斥资4亿美元(约合117亿新台币)购买该公司优先股,成为其最大股东。
这项交易直接回应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的主导地位——中国目前控制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而今年4月实施的出口限制已导致中国稀土磁铁出口量暴跌75%,严重冲击全球汽车、国防和科技产业。
根据协议,五角大楼不仅获得MP Materials约15%的股权,还将为关键稀土材料设定每公斤110美元的保底价格,这几乎是当前中国市场价的两倍。
01 核心交易内容
美国国防部此次投资方案设计周密,包含多重保障机制。除4亿美元股权投资外,五角大楼还获得可按每股30.03美元行使的认股权证。
交易完成后,美国政府的持股比例将达到15%,几乎是公司创始人利廷斯基个人持股(8.61%)和贝莱德基金(8.27%)的两倍。
更关键的是价格保障机制:未来十年内,国防部承诺以每公斤110美元的最低价格购买MP Materials生产的钕和镨稀土氧化物。这两种元素是制造高性能永磁体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和军事装备。
若市场价格低于此标准,国防部将按季补贴差价;当市价超过110美元时,政府则可获得30%的分润。
02 产能扩张计划
在资金支持下,MP Materials将启动名为“10X Facility”的超级工厂建设计划。新工厂选址尚未公布,但确定将于2028年投产,届时稀土磁体年产量将提升至10,000公吨。
这一数字意义重大——相当于当前美国稀土磁铁年产量的13至40倍。行业分析师Ryan Castilloux估计,目前美国年产量仅250-750公吨。
摩根大通和高盛将共同提供10亿美元建厂资金,而五角大楼则承诺包销新工厂投产后十年内的全部产能,涵盖国防和商业客户需求。
同时,MP Materials还将利用国防部1.5亿美元贷款,升级其位于加州芒廷帕斯的稀土矿分离设施。该矿场是美国境内唯一正在运营的稀土矿,距离拉斯维加斯约60英里。
03 打破中国垄断的战略意义
这项投资直接针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中国不仅控制全球约70%的稀土矿产,更掌握着90%的精炼加工能力。
中美贸易战激化后,稀土成为关键战场。今年4月,中国针对美国商品征收高达125%的关税,以报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145%关税。
作为回应,MP Materials宣布停止将稀土运往中国加工。公司声明指出:“在此关税环境下,将稀土运往中国不再具商业可行性,亦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麦克尔·索博利克在社交媒体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新闻稿虽未提及中国,但这正是其全部意义所在。MP Materials和国防部联手,正是要打破美国对中国产磁体和精炼稀土矿物的依赖”。
04 市场与战略双重效应
消息公布后,资本市场反应强烈。MP Materials股价单日暴涨50.62%,收于45.23美元,公司市值一天内膨胀25亿美元。
行业板块集体上扬:美国稀土供应商USA Rare Earth大涨12.36%,澳洲稀土开采商Lynas Rare Earth ADR攀升9.36%,连带铀矿和锂矿概念股也大幅走高。
从战略角度看,稀土磁铁对F-35战机、军用无人机和潜艇等尖端武器系统至关重要。一架F-35战机就需要约900磅(408公斤)稀土元素。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消耗的稀土几乎全数依赖国外进口,其中约七成来自中国。五角大楼此次行动,正是要填补这一国家安全漏洞。
资本市场对这项协议投下信任票——消息公布当天,MP Materials股价飙升50.62%,市值单日增长25亿美元。美国稀土概念股同步大涨,连带铀矿与锂矿企业股价也水涨船高。
这场由国家资本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改写全球稀土格局。当美国本土的稀土磁铁年产量从目前的不足千吨跃升至万吨规模,五角大楼不仅为战机、潜艇确保了核心材料供应,更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关键棋盘上落下了一枚重量级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