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新闻行情 热点新闻正文

“祝融号”开工!“西安造”永磁电机提供关键动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4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次数:278
火星车驶离平台(模拟动画)

国家航天局传来消息

根据遥测数据判断

5月22日10时40分

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

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祝融号”为“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飞行、环火轨道运行期间,环绕器配置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等7台科学载荷陆续开机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火面工作期间,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同时,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兼顾开展环绕探测。

你知道吗?

此次西安科技研制的永磁电机为火星车提供关键动力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01所提供的四类永磁直流电机,分布在“祝融号”火星车移动系统的各个部位,为火星车在火星表面3个月左右的灵敏行动提供移动、转向、越障动力,是火星车巡火的关键动力。

2016年,研发团队就开始了火星车电机的研制。作为我国首次在火星表面工作的特种电机,团队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大胆求证,自主创新,攻克了电机的静磁力矩、低温冷焊特性等关键问题,克服了金属材料腐蚀、绝缘层碎裂、焊接方法缺陷等问题。

为了使产品满足-130℃环境的严苛考验,研制团队调研和试验选用相应的非金属材料,设计了适应极低温的电机结构,在“天问一号”近10个月的“赶路”中成功抵御超低温环境。为了让产品能够裸露在火星大气中正常工作,研制团队为电机设计了严密的防尘结构,给电机加上了能抵抗火星表面风暴的“防护罩”。

为了让火星车的车轮在转向、过坡中更“省力”,电机提供了静磁力矩作为定位力,使得火星车轮子在转向、下坡中不用为电机供电,增加可靠性的同时提升了系统性能,也减轻了系统重量。为了让火星车越障和爬坡时能平稳“驾驶”,攻克了静磁力矩电机的极低速控制等关键技术。

“祝融号”火星车

成功驶上火星表面

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辛苦付出

是他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把梦想照进现实

下面就为大家简单回溯一下

这次火星探测任务背后来自西安的“科技力量”

5.15  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天问一号”探测器要想成功着陆火星需要在短短9分钟时间内将两万多公里时速降为零。但是,当“天问一号”来到距离火星表面约2公里处,仍然以约100m/s的速度不断接近火星表面。这个速度相当于目前我国高铁的最高运行时速,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7500N变推力发动机就是最后动力减速环节的主要工具。

2.10  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天问一号”推进系统完美工作,3000N主发动机实施800多秒的点火刹车制动,“西安动力”完美帮助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进入环绕火星轨道。

2020.7.23  去年7月23日,海南文昌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此次“西安制造”的78台发动机,完成了动力接力,助力火箭升空、探测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进而实现精准着陆的任务。

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为“天问一号”设计了“最强大脑”,来适应火星探测的特殊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为火星探测器研制的测控数传系统和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是进行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的“天眼”,将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贡献重要力量。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为“天问一号”承担四项科研任务。分别是:着陆巡视器多光谱相机;火星探测中分辨率相机光学组件、避障相机光学组件 ;火星探测器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箭载测量系统摄像装置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与了多个科学载荷的图像和数据压缩任务。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