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特文特大学与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联合研究团队近日取得革命性突破,全球首次通过无线磁性微型机器人成功清除羊肠道动脉血栓。这项发表于《应用物理评论》的里程碑式研究,为血栓等致命性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型"螺丝兵团"逆流穿行 复合疗法破解百年难题
在直径仅2毫米的髂动脉模型中,研究团队运用3D打印的螺丝状磁性机器人(长1mm×直径1mm)展示了精准血栓清除技术:
智能导航:基于X射线影像定位,微型机器人可逆血液流向旋转推进;
双模清除:首创"机械破碎+化学溶解"复合疗法,血栓清除率提升至98%;
安全闭环:同步溶解破碎血栓碎片,杜绝二次栓塞风险。
"传统疗法对深部血管血栓束手无策,而我们的机器人能在复杂血管网络中精准作业。"项目负责人伊斯拉姆·哈利勒博士向记者展示的实验中,微型机器人仅用23分钟便打通完全闭塞的肠动脉,血流恢复速度达4.7ml/min。
技术突破背后的创新设计
该磁性微型机器人系统具备三大核心技术优势:
1. 永磁驱动:内嵌钕铁硼永磁体实现无线磁控,突破传统导管长度限制;
2. 仿生构造:螺旋结构设计使其在血流中最大推进速度达5.2mm/s;
3. 多功能平台:可搭载溶栓药物实现靶向释放,全身药物暴露量减少76%。
"就像微型潜艇在血管中执行精准爆破任务,"参与临床验证的米希尔·瓦尔勒教授比喻道,"机器人既能物理粉碎血栓,又能定点释放溶栓剂,这是血管介入治疗的范式转变。"
全球心血管疾病治疗迎来曙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血栓相关疾病每年导致全球1900万人死亡,其中贫困地区死亡率高达25%。现行溶栓治疗存在47%的再栓塞风险,且对深部血管有效率不足35%。
临床转化:团队计划2026年启动人体临床试验;
延伸应用:该平台可扩展至肿瘤靶向化疗、神经血管修复等领域;
产业布局:已与飞利浦医疗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磁控导航系统。
这项被业界称为"血管清道夫"的技术(论文DOI:10.1063/5.0233677),不仅为千万血栓患者带来生机,更标志着微创医疗正式进入亚毫米级精准时代。随着微型机器人技术的持续突破,未来或可实现"吞服机器人药丸,体内自动诊疗"的医疗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