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联合行业协会发布《弹性路线图》,首次设定永磁体供应多元化目标,力求在地缘政治风险下提升风能产业安全与竞争力。
德国发布弹性路线图,强化风能产业链安全
近日,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BMWE)联合德国风能协会(BWE)等行业组织,共同发布了《弹性路线图》(Roadmap for Resilience)。该路线图的核心目标,是减少对单一进口永磁体的依赖,并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加强本国及欧洲风电产业的韧性。这一举措是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提出的。
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柱,德国和欧洲的风电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增长和本地就业,还肩负着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可靠的关键部件供应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此次路线图的出台,是政府与企业协作应对外部风险、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信号。
具体目标设定,推动永磁体供应多元化
《弹性路线图》首次为永磁体供应商多元化设定了明确时间表:到2030年,德国风电行业所用永磁体中有30%将来自中国以外的替代供应国;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50%。此举旨在减少对中国等单一市场的依赖,从而降低因国际贸易摩擦或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德国风能协会主席巴贝尔·海德布罗克(Bärbel Heidebroek)指出,俄乌冲突及近期中国实施稀土出口限制,都暴露了能源系统在关键材料上的脆弱性。她强调:“减少单方面依赖、实现供应链多元化,是确保我国能源系统安全的关键。”路线图不仅为行业指明了方向,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政策支持与行业协作并重
为了确保路线图顺利实施,BMWE承诺将在对外投资促进、原材料资助以及能源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将路线图协议纳入即将推行的《净零工业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 NZIA),以形成政策合力,为企业提供更稳定和明确的发展预期。
BWE等行业协会也呼吁政府在招标机制中考虑初期采购成本增加的问题,给予企业合理补偿,使其有动力进行复杂且长期的供应链调整。此外,提前的信息通报和清晰框架,有助于制造商科学规划转型路径,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的平稳过渡。
地缘政治催生能源自主新格局
近年来,国际局势变化频繁,对全球能源市场造成深远影响。俄乌战争和中国稀土出口管制,使欧洲各国更加重视能源战略自主权。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之一,其主动布局风能产业链韧性的做法,将为整个欧盟树立标杆。
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加入可再生能源赛道,全球绿色竞争也将愈发激烈。德国此番推动永磁体多元化,不仅是对自身安全负责,更是对全球新能源生态稳定的重要贡献。通过加强伙伴关系、完善政策配套、激励创新研发,德国正加速迈向更具韧性的绿色未来。